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挂牌上市

    渭南实现企业挂牌“新三板”和“区域性四版”零突破

    0

    2015年12月31日上午,渭南市委外宣办、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加快发展、追赶超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系列新闻发布会。渭南市工信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范月丽就2015年渭南市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工作情况向媒体进行通报。

    今年以来,全市工信系统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艰巨的转方式、调结构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帮助企业扩产促销和转型升级上,不断优化服务企业水平,实行领导包抓县市区、包抓重点项目、包抓重点企业责任制,深入分析研究,针对性强化措施,先后以市政府文件出台《关于做好2015工业稳增长的意见》、《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强化宏观引导、政策支持、协调服务、督促落实的工作职能,加强重点县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的监测协调,努力确保全市工业实现了稳定增长。

    全力以赴扩产促销 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50.38亿元,同比增长3.8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32.17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排全省第五位。预计全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1950亿元,同比增长4%左右;完成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同比增长8.7%左右。总体上看,渭南市全年工业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八大行业七增一降。其中重点行业化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7.85亿元,同比增长24.14%;装备制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3.49亿元,同比增长12.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4.89亿元,同比增长5.18%;有色冶金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2.40亿元,同比增长3.92%;食品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1.59亿元,同比增长2.05%;能源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02.89亿元,同比下降3.93%。

    同时,重点县市区保持增长,全市十三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呈现“九增四降”,其中:蒲城县、经开区、富平县、高新区、华县五个县区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产销衔接水平良好,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662.44亿元,产销率94.98%;重点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市重点监测工业产品中塑料制品、乳制品、印刷机、洗煤、瓷质砖、白酒、纱等7种产品同比增长10.44%以上,增速较快;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11月份,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24亿元,同比增长8.4%;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已建成面积141.9平方公里,同比增加20.9平方公里,1-11月,开发区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598.9亿元,同比增长14%,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小微企业发展迈出新步伐,1-11月,全市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8.8亿元,同比增长17.75%,红星美羚、伟恒生物在“新三板”挂牌,方圆机械、大红食品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实现了渭南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性四版”挂牌零的突破。

    坚定不移促转型 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在帮助企业扩产促销和转型升级上大力支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鼓励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将技术创新与打造自主品牌、争创名牌有机结合起来,扩大技改资金投入规模。今年为企业先后争取省级企业技改、技术创新、重大科技等项目财政资金1240万元;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617万元;市级财政重点技改项目股权投入1070万元;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及创业创新孵化项目资金660万元;省级重大装备首台(套)资金支持515万元等。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目前我市中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了28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户。渭南市国家级工艺美术创新交流基地作为全国首批建立的三个示范基地(北京、苏州、渭南)之一,正式挂牌成立,促进我市工艺美术品等新兴创意产业加快发展。

    同时,宣传引导,全面完成了全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共淘汰落后产能总量24万吨,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因势利导,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工业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推进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在工业企业的应用,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科学谋划,“十三五”工业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按照市政府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对“十二五”工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确定了两主、两子、六个专项课题研究、十四个县市区分规划的渭南“十三五”工业规划体系。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内容及重点,在全市工业企业开展企业管理调查问卷活动,收集整理企业反馈问卷300余份,评估企业管理水平。先后与市政协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煤化工、食品工业、中小企业融资、工业转型升级六个专题协商。与国家工信部智库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站在国家层面分析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结合国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战略”,编制起草了《渭南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谋划渭南市“十三五”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提振发展信心 服务企业水平实现新突破

    2015年以来,渭南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优化环境、服务企业的措施。加强促销服务抢市场,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扩大销售,实现工业产品以销促产,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西安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丝绸之路特色食品展、“第五届关中—天水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创新融合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中国欧亚国际工业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全力帮助企业扩产促销。组织域内企业分别开展20强工业企业及工业名牌产品宣传活动,投入专项资金268万元。

    加强要素服务促保障,努力营造“企业家功高,纳税人至上”的社会环境,市政府对2014年度55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20强工业企业予以表彰奖励;下大力气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困境,1-11月,协调各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新增贷款49.5亿元;针对钼行业发展实际,衔接上报省工信厅钼产品收储贷款贴息申请,计划收储金钼集团钼产品945吨,争取到省财政贴息资金228万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加强环境保障提信心,先后组织举办了应急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原材料企业、工业生产统计等16场专题培训对接会,参训人数1800余人。